未来IT基础架构的五个走向!

书生集团的董事长王东临眼中,他觉得成功的第一秘诀就是—技术,随着云计算的演变,推动着整个IT基础构架的成长。王东临认为,将来的IT基础构架有八大主要走向。

一、烟囱式的物理架构将全部成为云

大都数人都坚信云计算是将来IT的基础型态,而王东临更加坚信。同时它列举了两个云架构的优势:

1、云通过虚拟化,可以实现资源的复用。

没有虚拟化(同于把多个计算机构架在同一个物理机底层上,这样就可以使得 CPU利用率成倍增长,从而使得生产成本急剧降低)的传统主机,就像一台烟窗物理构架),这是一种垂直而不互通的形式。

2、云通过资源池化,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。

把范围小化,而不是放大,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,云构架带来的优势很多,其具有扩展性和弹性以及成本低等优势。

二、商业化的开源势不可挡

开源会导致分工的细化,每个人只有做自己最擅长的领域,才会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。

在成长早期,开放系统的效能会低于封闭系统,但是伴随开源系统的逐渐进化成长,体验是可以追平甚至反超封闭系统的,长期来看,开放系统的缺点可以逐渐被克服。同时,开源可以带来两大益处:开源通过免费带来流量,通过增值服务挣钱;开源能够打造一个生态系统。

三、软件定义一切

伴随技术的成熟,软件可以定义的内容逐渐增多,比如:软件定义网络、软件定义存储、软件定义数据处理中心等等。

这就如同在公司内部根据人员和业务结构,可以由软件定义一个网络组织形式。而当人员或业务发生改变时,可以重新定义一套新的网络架构,在代码层面更新硬件的组织形式。都会以软件定义的形式出现。

四、重构软件架构以释放硬件性能

近几年来硬件性能提高大约100倍,但软件的变化不大,在硬件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,经过ping一下就需要几毫秒,而相对于硬件来说,每个动作可能都是微妙甚至纳秒级别的。

与此同时,王东临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存储架构,这种架构看起来有些激进,这种控制构架显然需要打破固有的习惯,需要大量对软件进行重新设计。

当前,只有少数公司在系统结构等方面进行如此激进的尝试。

五、公司级商品将会消费品化

用户对商品的外观以及用户的体验度的关注,远远的大于商品可以实现的绝对功能。而王东临却认为,将来全部的公司级商品,会逐渐向消费品化成长。

一家公司商品需要在命令行中输入命令,同时需要专业工程师才能够操作。简略易用、界面友好也逐步成为公司级系统的衡量标准之一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